[栽培技术]少球悬铃木(速生法桐)培育技术
2011/1/28 浏览:2351 来源:跳马乡三仙岭苗圃
少球悬铃木系无性繁殖培育而成,属小球、少球杂交种。江苏省林科院从1976年引进悬铃木树种,有三个树种:二球、小球、少球。1987年,江苏省林科院针对悬铃木多毛多球的习性,试验对小球、少球杂交,在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子园艺场定向培育、对比选育,至2000年,少球悬铃木已培育成功,并通过了江苏、山东、河南等省的较大规模区域性试验,新选育的少球悬铃木基本无球或少球,在观赏性和抗逆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,最突出的特点是符合环保要求、生长速度快、干挺通直、叶大荫浓等,故山东河南等省称之为“速生法桐”。目前,占居国内悬铃木科悬铃木属领先水平。
一、少球悬铃木特点
少球悬铃木与普通悬铃木相比除了少毛少球外,还具有四个显著特点:一是生长速度快。年生长量是普通悬铃木2-3倍,尤其适应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%以上的土壤。采用无性繁殖,合理密植,当年株高达到2.5-3.5米。若计划培育大规格苗,选择当年优质大苗,按(120×80)厘米行株距移栽定植,亩可培育690棵左右,秋末冬初植栽,年可增粗2至3厘米,即植栽当年胸径可达到4厘米左右;次年可达6厘米左右,3年可达8厘米以上;二是干挺直、耐修剪、易整形。该品种干挺通直,按理想的高度定干后(定干高度一般在3.5米左右),当年可萌发3-5股壮枝条,经短截修剪使枝条开展,培养主侧枝,按人的意愿或绿化整体布局整形成冠,即可达到理想效果;三是叶片大,落叶时间集中。该品种叶硕大如盘,掌状五裂,叶基部二个辫角分明,形似“燕尾”,且叶厚浓绿,叶面积是普通悬铃木2-3倍,叶片可达50厘米左右。该品种落叶时间因温差而定,当受到数次霜冻袭害后,落叶较为迅速,落叶期约10天左右(这一特点深受环卫工喜欢),并且有极强的抗烟、抗尘能力,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,符合环保要求。据南京园林处测定,当S02气体通过高15米,宽15米的悬铃木林带时,浓度下降了47.7%;四是抗病虫害能力强,适应性广。该品种幼苗期、成林期均无须施药,未发现锈病、天牛蛀食及食叶虫害,且适应我国广大地区,北至旅顺、北京、石家庄、太原;西北至西安、武功、天水;西南至成都、昆明;南至南宁、广州。
二、少球悬铃木适应性
少球悬铃木已被江苏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北京、天津、泰安等地引进。目前在我国已种植地区未发生干梢冻死、灼伤等生理病害。特别是经山东济宁、泰安、引进,出现了悬铃木繁育史上空前未有的良好效果,形成了悬铃木二次植栽高潮。该品种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格,尤其适应秋栽,移栽时无需土球,大小规格均可裸根穴栽,且特大规格(胸径20厘米以上)树,经短截侧枝后同样移栽成活,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8%以上。该品种芽眼饱满,极耐修剪,越冬修剪(主侧枝修剪分明),不仅冬季可以观看造型,而且夏季可以达到枝繁叶茂、遮荫面广的效果;且越冬修剪,枝条新陈代谢,当年枝条粗壮旺盛,抗病虫害能力更加增强,枝条经过短截后产生多枝条,能使冠形更加紧凑,遮荫效果则更加理想。
三、少球悬铃木繁殖
少球悬铃木繁育方法目前只实行一种:即引进种苗,采用无性繁殖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采用类似克隆技术组培。悬铃木发芽快,生根慢这一习性,使幼苗繁育受到一定的影响。因此,繁育幼苗需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,其中正确地处理种条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关键。近年来,笔者经过实践,已成功地掌握出一套提高繁殖成活率达95%以上的方法,具体方法如下:
1 、选择种条:选择生长旺盛、芽眼饱满、无病虫害当年苗作种条最佳。也可从成树上选择经当年修剪后萌发的壮枝条。引种苗、采集枝条时间一般在苗木落完叶后即可进行。
2、种条剪穗:剪穗时间可于12月至次年元月份进行,即在土壤刚结冰剪完,目的便于挖窖贮藏。剪穗长度一般在15-20厘米(以2个芽为宜)。定好剪穗长度后,始终以定好长度的这根剪穗做样子,目的是为了使所有剪穗的长度基本达到一致。剪穗时只考虑顶端芽眼不考虑基部,注意在芽眼顶端保留2厘米左右营养段,穗条上下端均剪成平口,并保持剪口平滑。
3、贮藏种条:由于悬铃木发芽快生根慢,故种条须贮藏,时间应在2个月左右。方法是将剪好的种条分级(粗细均匀划开,过数打捆),注意剪穗上下顺序勿颠倒,数量一般以100节为单位(过粗可50节)打捆。捆绑时留几根,待捆绑完成后插缝塞紧,目的是使捆子结实,便于贮藏、起运。贮藏方法采用挖窖沙藏法贮藏,挖窖深度一般在50-70厘米之间,过浅易损耗水份,过深会使地温增加,提前发芽,一般一窖上下二排为宜,贮藏用沙质必须用95%以上纯净沙。贮藏首先在窖底铺3-5厘米沙,尔后贮放第一排,第一排排满后,再覆盖3-5厘米沙,并用水均匀泼洒,经水泼洒后若种条裸露在外,再用沙找平。第一排处理完毕后,再依照上述方法贮藏第二排。一切处理完成后,再覆盖30-40厘米土即可。
4、准备圃地:首先应选择灌排方便、土壤肥沃、土质疏松的田块作圃地。以有机质含量保持在3%以上土壤为佳。圃地在耕作时将氮、磷、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作基肥,能使肥料相互作用,提高磷的肥效,减少氮的淋失,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。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-2000公斤,或饼肥100公斤,并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虫处理,每亩撒施10-15公斤硫酸亚铁、1-1.5公斤呋喃丹,结合肥料一起翻入土中。耕作完成后要精整苗床,打好、挖好灌排水沟,床宽依据行距确定,一般宽1.5-3米,苗床以东西向为宜。
5、扦插方法:种条经一定时间贮藏,待根基部发胖,形成不定根时即可扦插,扦插时间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。若使用地膜覆盖,能使扦插时间提前1个月,一般于3月初进行。扦插时应注意保护顶端芽眼,防止倒插现象发生,深度以穗条插入土中3/4为宜。
6、圃地管理:扦插完成后,首要的任务是灌水,首次水一定要灌足。采用地膜覆盖破膜露苗时应尽量避免触动种条,以免影响根系发育,破膜露苗完成后,及时灌水,以后时常观察圃地湿度,始终保持圃地湿润。树苗成活后,初期宜采用叶面追肥,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残害幼苗。当幼苗长至10-20厘米高度时,应及时定苗,对部分株分孽的多苗按“留大去小,留强去弱,去斜留直”方法定苗;当幼苗长至50厘米高度时可以进行追肥。追肥以氮肥为主,施肥按土壤的质地酌情追施。一般认为沙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快,保肥性差,宜少量多次施用;而粘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较慢,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固定,保肥性能强,可量大少次施用。8月下旬应停止追肥,防止贪青影响苗木木质化。
7、移栽定植:近年来,绿化对大规格苗木的需求量较大,市场走俏效益可观。其原因是大规格苗木的特点决定的。大规格苗木不仅抗寒、抗毁坏能力强,且绿化效果立竿见影。培育时人们习惯留圃定植,留圃定植前期年生长量较为明显,但中后期年生长量远比不上移栽定植,移栽定植因苗木从圃地起苗后主根已切断,定植后侧根生长迅速,形成的毛细根可从土壤中大量吸收养分,促进苗木年生长量。留圃定植因主根未切断影响侧根生长,主根较深导致吸收养分受到影响,使苗木出现滞长,甚至会出现僵苗、小老苗现象。移栽定植宜选择二根一干(二年根一年干的平茬苗),也可选择当年出圃的大苗(干高2米、地径1.5厘米以上)且无机械损伤,根幅达到20厘米以上。提倡采用“宽行窄株、南北方向”法培育。移栽定植前应注意挖大坑,坑体积应达到60立方厘米,在坑底施足基肥(农家粪便须经过堆沤),并在基肥上回盖熟土,厚度在30厘米左右。同时,对选择好的苗木逐棵实行适当根短截,按保留三分之二短截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。栽植时应注意深度适中,使之根系舒展。栽植完成后首要的任务是灌水,其次应扶苗、培土,进入汛期对风刮歪的苗木应及时扶正、培土,最好是在进入汛期前逐棵培土,及时扶正、培土可避免苗木的根系裸露、影响干挺直度,使移栽定植的苗木根系无损垂直生长。